7月1日,我参加了由合肥市教育局主办,合肥广播电视大学承办,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讲的“合肥市小学教务主任培训班”,为期2天,分别听取了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叶忠副处长的《小学教学管理者的职责与素养》的报告,南京市小营小学宋洁副校长的《均衡 减负质量》的报告,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关于《校本教研问题及其操作》的报告,感受颇多。
回顾8年来的教务工作,时间漫长而又短暂,2900多个日日夜夜中分分秒秒都在跋涉、前行,每一份教学工作意见,每一张班级课表,每一份教学计划,每一次教学检测安排……都像秋叶一样在泛黄、在凋落,又像春日的嫩芽一样在滋生、在成长。一转眼,白驹过隙,8年过去了,皱了眼角,白了双鬓,面对寂静的校园,我想,这些年我都做了些什么?有哪些成绩?又有哪些缺憾?我是一个合格的教务主任吗?答案在未解和繁忙中一页页胡乱地翻过。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务主任培训班,多年未解的疑问得到了解答,真是“一语点醒梦中人”。
一、对教务主任工作职责定位的思考
我走上教务主任这一工作岗位以来,参照前任的工作模式,掺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展工作,依然是“新人走老路”,不求有功但求无过,好一个中庸之道,明哲保身;校长怎么说,我就怎么做,绝不“越雷池一步”,没有创新的教育思想,好一个“忠诚卫士”;只按照常规考评体系的条目布置开展教学工作,以便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,没有办学特色,但能维持现状,好一个“中规中矩”!听了叶忠教授的《小学教学管理者的职责与素养》的报告,审视自己走过的每一步,实乃荒谬,贻笑大方,我深感汗颜!
1.缺少对现代教学理念的领悟。日常教学工作只是以前工作的简单复制,对先进教学理念缺少学习和掌握,工作只能是忙于应付,如对成都某些小学上午上课下午全部开展活动、对重庆广西等地的学校开展语文课的群文阅读、对山东杜郎口中学的“10+35”教学模式等教改前沿缺乏必要的了解,没有学习,掌握不够,就不能让自己充实和丰富起来,不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校的办学规划提供支撑,更不能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。
2.缺少对学校教学规范的执行。目标使人产生信心、勇气和胆量,因为心中无目标或目标短浅而缺乏岗位自信。学校的规划应该是从规范化到特色化,再到品牌化,直至到精品化,可在我担任教务主任以来,学校目前还没有完全走上规范化的道路,办学水平还处在低层次,我心中倍感不安!在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中过于强调人性化,致使“好好先生”思想占上风,怕得罪人,更没有“规范不能仅靠制度,还要靠先进文化引领”的辩证思考。
3.缺少对校园文化的引领。我时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害怕到学校来,不想到学校来之类的话,深思之,除了工作负担重以外,更多的是对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,这些都是缺少校园文化引领的表现,我没能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作出积极的努力和实践,教师有知识,但没“文化”,教育工作者退变成“教书人”的空皮囊。文化是一种习惯,更是一种精神和信仰。一支没有精神和信仰的教师队伍,拿什么创优质教育品牌?拿什么办人民满意教育?
二、对教务主任工作实务执行的思考
教务主任的工作实务有哪些?我觉得包括清晰又模糊两方面。清晰的是教育教学的具体实务都要去做,模糊的是教学事务以外的事情也要参与和协调。教务主任的角色就像枢纽,链接着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,是服务,更是引领。
1.对教学质量的掌控。多年来,我对教学质量的认识过于肤浅,以为只要开足开齐课程,举行“一生一位”的期末考试,算出班级学科的“均分”“优秀率”即可,单一且急功近利!宋洁副校长的报告《均衡减负 质量》告诉我应该怎样运作教学质量监控及提升,改变过去以“均分”“率”为核心的粗放式管理模式,用“双向细目表”(两个维度:学习内容,掌握水平)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细致科学的数据分析,有利于深入了解学情,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,既可用于考核,又适用于每一节课,既能紧扣课堂教学,又能有效地改进教学质量管理,使教学管理精细化,过程化,让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保障。
2.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。几年来,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培训,有校本研修,但是在“胡差事”思想的笼罩下,收效甚微,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基本停滞不前,因此,我慨叹没有专业引领,缺少自我反思。吴永军教授的《校本研修问题及其操作》指出了我的思想症结所在。他认为,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,“教学问题”是校本研修的核心,“行动研究”是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,“课例研究”是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,通过“问题,设计,行动,反思,再行动,解决问题”等操作程序来有效完成校本研修,校本研修是立足于“课堂教学”的“草根”课题。针对我认为没有专家引领的苦恼,吴教授告诉我,引领的专家可以是大学和科学研究院的学者教授,可以是教研室的教研员,也可以是专业书籍和理论读物,我恍然大悟,原来专家正“无声”地天天和我们在一起,只是我们缺少宁静的“心”和善于发现的“眼”罢了。
对工作职责有了准确的定位,对工作实务有了科学有力的执行,才能够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教务主任。教务工作繁重辛苦,上有学校的工作压力,下有教师的不解和埋怨,可谓忍辱负重!但是,只要心中有大局,思想有先进,精神有奉献,就能走得直,行得远,就像春蚕吐丝作茧一样,先要紧紧地缠绕自己,严格要求自己,苦练自己,积蓄足够多的正能量,“作茧成蛹”方能“破茧化蝶”,绽放出最灿烂的彩翼,飞越出最美丽的人生弧度。